电世界

致歉
       [ 2022-4-7 ]
因近期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原定4月5日出版的《电世界》第2期无法按时送达广大读者手中,本刊编辑部对此深表歉意。待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邮发恢复正常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将杂志送出。感谢读者长期以来对《电世界》的关心与支持!
---------------------
暑假放假通知
       [ 2021-7-14 ]
我社从2021年7月18起开始放假,到9月10日正式上班。放假期间在线投稿系统正常收稿。
---------------------
复工公告
       [ 2020-5-18 ]
我社已于2020年5月11正式复工上班。
---------------------
通告
       [ 2020-3-19 ]
受疫情影响,我社未正式复工。在此期间,办公电话暂停,在线投稿系统正常收稿,待正式上班后处理。已在处理中的稿件可与具体编辑联系或直接发邮件到tougao@ew-1946.com,编辑会定期接收并回复邮件的。给大家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
寒假放假通知
       [ 2019-12-26 ]
我社从2020年1月11起开始放假,到2月17日正式上班。放假期间办公电话暂停,在线投稿系统正常收稿,假期结束后处理。
---------------------
暑假放假通知
       [ 2019-8-30 ]
我社从2019年7月20起开始放假,到9月2日正式上班。放假期间邮箱tougao@ew-1946.com正常使用。
---------------------
寒假放假通知
       [ 2019-1-18 ]
我社从2019年1月19起开始放假,到2月22日正式上班。放假期间在线投稿系统正常收稿。
---------------------
暑期放假通知
       [ 2018-7-11 ]
我社从2018年7月20起开始放假,到9月3日正式上班。放假期间投稿邮箱tougao@ew-1946.com正常使用,投稿或有其他事宜可发邮件到此邮箱。
---------------------
地址、电话变更公告
       [ 2018-3-30 ]
我社新地址:上海市橄榄路1350号,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726室期刊编辑部。邮编:201306。电话:021-38223184。《电世界》杂志社,2018/3/30
---------------------
放假通知
       [ 2018-1-18 ]
我社从2018年1月22起开始放假,到2月23日正式上班。放假期间投稿邮箱tougao@ew-1946.com正常使用,投稿或有其他事宜可发邮件到此邮箱。这里,先预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
2016年合订本已出版
       [ 2017-3-8 ]
《电世界》2016年合订本已出版,每本85元。邮购请汇款至:上海市区静安区建国西路132号,邮编200020。收款人:电世界杂志社。已汇款的读者,我社将陆续挂号寄出合订本,请注意查收。
---------------------
重要启事
       [ 2016-4-18 ]
近期,有不法分子盗用《电世界》的相关信息,设置伪造的官方网站和在线投稿邮箱,并冒用《电世界》名义,要求作者汇款。对此,请广大作者注意以下事项,以免上当受骗: 1. 凡涉及费用问题,请拨打021-64314729确认; 2. 《电世界》的投稿专用邮箱是tougao@ew-1946.com; 3. 《电世界》编辑人员的工作邮箱后缀均为ew-1946.com。
---------------------
2015年合订本已出版
       [ 2016-3-1 ]
《电世界》2015年合订本已出版,平装60元,精装95元。邮购请汇款至:上海市黄浦区区建国西路132号,邮编200020。收款人:电世界杂志社。已汇款的读者,我社将陆续挂号寄出合订本,请注意查收。
---------------------
我社就杂志证订答读者问
       [ 2016-1-6 ]
记住《电世界》的邮发代号:4-17,然后到您所在地邮局订阅。请读者千万不要忘了每年10月底前,去当地邮局订阅下一年度的《电世界》杂志。
---------------------

信息检索
     

一册薄纸电世界 转自:新民晚报上海珍档

编辑:admin  www.ew-1946.com   2008-4-29  访问次数:14160

一册薄纸电世界

作者:徐鸣;圣书;剑箫  日期:2007.05.06  版次:B-13


一册薄纸电世界
    
穿梭时空
    
软实力的象征
    在以消费和娱乐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之一--杂志,免不了为这种特征所笼罩。以美国为例,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是《电视指南》和《读者文摘》,以中国为例,便是《故事会》和《读者》名列前茅。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多少年来,一直也在最畅销的杂志排行榜上靠前的位置。美国是个快餐文化盛行的大国,但文化类杂志压倒炙手可热的《时代》《新闻周刊》以及曾经大出风头的生活类杂志《生活》,颇有让人玩味的地方。
    再看欧美那些比较纯粹的科技类杂志的命运,《大众科学》发行量超过180万份;《发现》发行130万份左右;《牛顿》发行将近120万份;《科学美国人》发行60万份……最有意思的是,“硬”得不能再“硬”的《大众力学》,发行量在160万份左右,年收入6300万美元!如果我们也来编一本《大众力学》,情况会怎样呢?
    在以消费和娱乐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还有160万份左右的《大众力学》存在,这本身就说明崇尚科学的精神没有泯灭,理性思考的风气还没有受到蔑视,或许可以更直接地说,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没有衰退。因此,要阻止这样一个民族的发展,消灭这样一个民族的存在,是极其困难的。
    我们注意到《电世界》之所以坚持了半个多世纪而不倒,是它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脉搏,它的一个特色栏目“读者信箱”,以其良好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而成为整个杂志安身立命的基础。小而言之是解决个人技术上的问题,大而言之是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乃至人类文明史的进程问题,光就这一点来看,至少要比娱乐杂志更值得尊重。
    我不太清楚我国的科普类杂志的发行情况,只是想,如果我们自己的《电世界》或者相当于《大众力学》的科技杂志也能达到160万份的话,我们的软实力将是怎样的坚强!
    ◆剑箫
    
耳闻目睹
    
编辑部的故事
    1946年,我就读浙江大学电机系。自《电世界》创刊,我便是该杂志的忠实读者。
    记得《电世界》编辑部择九江路50号开张;后来搬到圆明园路169号;1956年春暂住建国西路336弄1号;1个月后正式迁往南昌路47号;1962年复刊后编辑部设在江西中路180号办公;从1964年5月起,移至四川中路110号,迄“文化大革命”《电世界》第二次停刊为止……
    《电世界》编辑部成立后,所有编辑与发行事务基本系交通大学的毛启爽一人负责,并未聘雇专职人员。由于毛启爽解放后任职市政建设委员会,平时工作繁忙,再加上日常编辑发行工作量不断增加,很难两头兼顾,因此于1952年春聘请华东机电安装公司的王鄂韦华兼任副总编辑。1953年秋,王鄂韦华也因本单位任务加重,不能照常兼办杂志,于是决定聘用梁伯高为专职编辑,担任经理,负责编辑部日常事务。另外陆续聘用专职工作人员,至1954年已有专职人员8人。
    对于大量社会来稿,当时编辑部按照下列程序处理:
    1.先由执行编辑审查来稿,如质量水平太差,和专业方向不符,即行作退。
    2.对大体上合用之稿,则由执行编辑分送编审委员,或对此问题有研究之专家,加以审查,如认其可用,即可由其加以复审校订;或转送其他专家审核。对于不可用者,即由其签注意见,交编辑部退回作者或译者。
    3.每月上旬编委会计划小组开会时,即将配合中心选题计划,就经审校合格之稿件中,初步选定下期杂志中可用之稿件。然后再由执行编辑进行其他必要之加工工作,绘图制版,交厂排印。
    ◆圣书
    
过眼烟云
    
中国电工技术发展历史见证  历经坎坷几十年
    1946年,中国人民刚刚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上海分会(即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前身)一批卓有远见的电工界翘楚吴宝丰、赵曾珏、顾毓琇、裘维裕、毛启爽、张惠康、胡汝鼎、恽震、张钟俊等就意识到,那时我国电工技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规律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包括电磁测量、发电、输电、配电、电机、电器、电工材料、工业电子、电子拖动、电热、电焊、照明等)甫起步,正处于启蒙阶段,要促进民族工业大力发展,必须普及电工知识,培养我国自己的电工技术人才。为此裘维裕先生强烈呼吁:“以上海人才之集中,工业之发达,有成千的电工专家,成万的电工从业人员,更有无数对电工感兴趣的知识界人士,而竟没有一本电工的刊物,这是多么奇特的现象!”遂在1946年1月10日,假座上海香港路银行分会俱乐部举行抗战胜利后第一次集会。会上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便是创办《电世界》杂志,宗旨是以浅显文字、通俗文笔广泛介绍国内外电工设施、电工消息和电工知识。1946年3月先成立“电世界社”,其领导班子阵容豪华,有名誉社长吴宝丰,社长赵曾珏,副社长顾毓琇,总编辑裘维裕,经理部经理胡汝鼎等。同年6月《电世界》正式创刊,乃国内当时唯一一本电工普及刊物。
    创刊后,《电世界》发行量相当可观,最高月销量曾达到1万本左右。但受通货恶性膨胀影响,电世界社资金周转日益困难。1948年12月,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中国电工器材工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各电力电讯公司、各电器制造公司等联合发起共同添募资金,并将“动力工程社”资金并入,正式成立“电世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新中国成立揭开了历史新篇章。电世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同其他私营企业一样经历了公私合营体制改组。1952年4月更名为“电世界出版社”。
    1957年1月并入科学技术出版社(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前身)。在那个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热火朝天大跃进年代里,《电世界》遵循党的出版方针,面向实际、面向基层,积极报道节电增产、电机制造、农村电气化和电工讲习活动;介绍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与开关设备、1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试制成功以及数字计算机等技术成果;并在国庆十周年之际用大量篇幅介绍我国电力、电机工业发展新成就。
    1960年7月,因期刊整顿《电世界》停止出版。至此,《电世界》共出版了160期。
    1961年根据国家期刊业务归口精神,《电世界》划归上海市机电工业局主管,由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和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合办。考虑到《电世界》曾经拥有大量读者,为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印刷数量最多的科技刊物之一,且自停刊以来,收到希望复刊的电话和来信达上百次,故于1962年1月恢复出版。复刊后《电世界》继续老风格,结合生产实际介绍大量国内外电工技术发展状况和实用经验,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园地。1965年第8期封面刊登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全景。
    因“文化大革命”,《电世界》于1966年10月被迫改名为《红色电工》出版了3期。到1967年1月完全停刊。
    粉碎“四人帮”,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迎来科学的春天,《电世界》随之复苏,于停刊12年后的1979年7月再次复刊。
    
辛勤耕耘几代人
    《电世界》创刊词一腔热血、满怀抱负写道:“将这个刊物培养成熟起来,成为真正电工读者的刊物,这不但是我们的荣幸,抑且是我国电工界的无上光荣了。”《电世界》创刊至今,一代又一代新老编辑始终秉承“综合性、实用性、普及性”办刊宗旨。《电世界》初期所登文章无线电知识比例较大,所用资料大部分取材英美国家类似刊物。解放后,国内经济建设大规模发展,电工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内容逐渐转移到以电机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修;电力的运用;电工材料性能的研究与试验为主,增加与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有关篇幅,围绕电工产品介绍生产、选用、技改和维修等实用经验。《电世界》每期介绍的生产实用经验占全部版面一半以上。国外电工译文多数选自苏联刊物。“经验交流”“维护与检修”“电气计测”“事故与安全”等四大专栏均是生产第一线的经验体会,读者通过阅读举一反三,受到启发,并进一步指导实际工作。为满足读者需要,《电世界》不定期举办有奖电工测验。“读者信箱”栏目是《电世界》的特色招牌,自1946年第3期开始从未间断,因此编辑部特地保持着一支近百人的信箱解答专家队伍,免费为生产第一线的读者解答一系列生产实践中产生的疑难杂症。还有“想想看”栏目,深入浅出以问答题形式讲授电工小常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随着读者面逐步扩大和读者文化程度逐步提高,读者对象从初创时的以高中文化水平以上为主转变为以各地工厂、矿山、企业、交通、部队的初、中级电工技术人员、工人以及中学以上学生为主。广大读者从《电世界》中获得大量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并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精研技术,攻克了不少难题,取得了许多成果。一些读者还由此晋升职称,甚至被评上省市级劳模。
    《电世界》一贯重视丛书的出版工作,创刊以来,应读者要求先后共编辑出版《电世界丛书》《电世界信箱选集》《电工问答》《电动机文辑》《变压器文辑》《功率因素与节约用电》《实用电子线路》《常见高低压电气设备现场操作疑难解答》《用电事故的分析与处理》等丛书。除自己出版丛书,《电世界》还一直向读者推荐其他出版社优秀读物,并为读者提供购书服务。
    《电世界》在做好出版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对电工行业热门课题进行调研;组织专家研讨交流,扩大影响。
    知识就是力量!《电世界》已成为广大电工从业人员之良师益友。  
    ◆徐鸣
    
相关链接
    
历史沿革
    1946.6-1948.11  社长  赵曾珏  总编  裘维裕
    1948.12-1949.5  发行人  恽震  编辑人  裘维裕
    1949.6-1950.3  发行人  裘维裕  编辑人  毛启爽
    1950.4-1956.2  发行人  恽震  编辑人  毛启爽
    1956.3-1960.6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0.7-1961.12  停刊
    1962.1-1966.12  负责人  张晓时
    1967.1-1979.6  停刊
    1979.7-1984.12  负责人  张晓时
    1985.1-2004.8  社长  林淦秋
    1985.1-1999.12  总编  冯维泰
    2000.1-2003.5  总编  朱仲卿
    2003.6-2004.8  总编  林淦秋
    2004.9-2008.4  社长  杨若凡  常务副社长  郑红华  总编  陆弘

    2008.4至今  社长  郑红华  总编  陆弘

返回】 【顶部】 【关闭

Copyright ©2002-2020   网站浏览: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水华路300号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726室 邮编:201306 电话(传真):021-38223184 E-Mail:eworld@sh163.net